“抓夏管、提单产、夯实秋粮丰收基础”是我国农业生产中针对夏季田间管理、提升粮食产量、为秋粮丰收筑牢根基的重要工作方针。夏管是连接春耕与秋收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秋粮的生长态势和最终产量,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抓夏管:筑牢秋粮生长根基夏季是秋粮作物(如玉米、水稻、大豆等)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此时气温高、降水变化大,病虫草害易高发,田间管理任务繁重。抓好夏管主要包括以下重点工作:肥水管理:根据不同作物的生长阶段和土壤墒情,科学施肥、合理灌溉。例如,玉米在拔节期需肥量大,要及时追施氮肥,同时防止干旱或涝渍;水稻则需合理管控水层,促进分蘖和幼穗发育。病虫草害防治:夏季高温高湿的环境容易引发病虫害,如玉米螟、水稻稻瘟病、大豆蚜虫等,需加强监测预警,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如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科学使用农药,避免大面积爆发。同时,及时清除田间杂草,防止杂草与作物争夺养分。防灾减灾:夏季是台风、暴雨、高温干旱等极端天气的多发期,需提前做好应急预案。如加固稻田圩埂以防涝,建立灌溉设施应对干旱,在台风来临前对高秆作物进行培土加固等。 提单产:聚焦关键技术与措施提升秋粮单产是实现丰收的核心,需要依靠科技赋能和精细化管理:推广良种良法:选用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并配套先进的种植技术。例如,水稻的机插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玉米的密植通透栽培技术等,能充分发挥品种的增产潜力。强化农机作业:利用机械化设备提高田间管理效率,如无人机植保作业可实现精准施药,大型灌溉机械能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机械化收割则能减少损失。科学调控生长:通过化控技术、整枝打杈等措施,调控作物生长态势。比如,对旺长的玉米进行化控,防止倒伏;对水稻进行晒田,促进根系发育,提高抗倒伏能力。 夯实秋粮丰收基础:统筹兼顾长效与短期秋粮丰收不仅依赖于夏管和单产提升,还需要从长远和全局出发,做好各项保障工作:保障农资供应:确保化肥、农药、种子等农业生产资料的充足供应和质量安全,稳定农资价格,避免因农资短缺或涨价影响农户生产积极性。加强技术指导:组织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户提供一对一的技术指导和培训,帮助农户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高科学种田水平。完善基础设施: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改善灌溉排水条件,增强耕地的抗旱排涝能力,为秋粮生长提供稳定的生产环境。抓好夏管、提升单产是夯实秋粮丰收基础的关键举措,需要政府、农业部门、科研机构和农户协同发力,通过科学管理、技术创新和责任落实,全力夺取秋粮丰收,为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力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