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关于马达加斯加鲸群一年一度“海上大迁徙”的详细介绍:迁徙概况 时间:每年的6月到9月,大量鲸会由南向北游到马达加斯加圣玛丽岛附近海域。 路线:鲸群从南极海域出发,从高纬度游到热带水域,沿途会经过南非,然后分成几个群体,有的到圣玛丽岛,有的到留尼汪岛,有的会到坦桑尼亚和肯尼亚。 主要物种:来到马达加斯加附近海域的鲸大多是座头鲸,它们平均体长在15米左右,有的重达45吨。迁徙原因 繁殖需求:温暖、浅滩且受保护的水域为幼鲸的出生和早期成长提供了理想环境,圣玛丽岛附近海域的环境适宜座头鲸进行交配和分娩,有利于提高幼鲸的生存几率。 食物资源:南极海域在夏季时食物丰富,尤其是磷虾,座头鲸在南极海域觅食以积累足够的能量储备。而在冬季,南极海域环境恶劣,食物资源减少,它们便迁徙到温暖海域,虽然在繁殖地它们基本不进食,依靠之前积累的脂肪储备生存,但温暖海域有利于幼鲸的生长和发育。 温度适宜:鲸类是恒温动物,幼鲸在出生后需要适宜的水温环境来维持体温和生长。南极海域冬季水温极低,对刚出生的幼鲸来说生存难度极大,而马达加斯加附近的热带水域水温较为温暖,能够满足幼鲸生存和发育的需求。观赏亮点 壮观的群体活动:在圣玛丽岛附近海域,可以看到大量座头鲸聚集,它们在水中追逐、翻转、嬉戏,场面十分壮观。有时还能看到鲸群跃身击浪,巨大的身体跃出水面,再砸出巨大的浪花,极具视觉冲击力。 亲子互动场景:可以观察到座头鲸妈妈带着幼鲸一起游动的温馨画面,幼鲸会紧紧跟随在妈妈身边,学习生存技能,如游泳、捕食等。妈妈也会通过各种方式保护和教导幼鲸,比如用身体环绕幼鲸,或者示范各种动作给幼鲸看。 独特的行为展示:座头鲸还会进行一些独特的行为展示,如唱歌、拍打尾巴等。座头鲸的歌声复杂而美妙,被认为是它们之间交流和求偶的一种方式。它们拍打尾巴可能是为了与同伴沟通,也可能是在玩耍或表达情绪。保护现状 面临的威胁:全球鲸类面临着一系列威胁,比如栖息地退化、渔业发展带来的误捕、化学污染以及噪声污染等。海洋温度的变化也对它们的生存和迁徙产生影响,这些因素都威胁着鲸群的数量和生存环境。 保护措施:在圣玛丽岛,活跃着一些海洋环保组织,如成立了10多年的某海洋环保组织,主要致力于研究马达加斯加沿海的鲸类和海洋生物,通过视觉观测、声学记录、基因研究等方式,来估算种群规模及其演变,记录有关它们在该海域活动和迁徙的信息,为鲸类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