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大爷让房给40条狗住,月花费近万!邻居苦不堪言 
69平方米的住宅单位内,40条流浪狗的嘈杂声与刺鼻气味穿透墙壁,楼上居民形容自己仿佛“住在狗窝上”。 
 
浙江某小区一楼住户罗大伯的善举正引发一场邻里冲突。这位60岁的退休老人将自己69平方米的房子完全让给了40条流浪狗居住,每天花费300元购买狗粮,月投入近万元。 
 
而与此同时,他若将房子出租每月可获租金上万元。狗群散发的气味和施工引发的狂吠让邻居们不堪其扰。 
 
01 善心引发的矛盾 
罗大伯今年60岁,退休后因为和妻子没有小孩,便开始收养流浪狗做善事。最初的善意渐渐演变成邻居们的噩梦。 
 
七八年时间里,他收养的流浪狗数量逐渐增加到了40条。 
 
二楼的毛大伯对此苦不堪言,他形容自己仿佛“住在了狗窝上”。69平方米的空间容纳40条狗,臭气熏天已成为日常。 
 
更让邻居们难以接受的是,罗大伯并不在这套房子里居住,纯粹将住宅当作养狗场所。 
 
02 旧改加剧人狗冲突 
小区近期正在进行旧改工程,这使得矛盾进一步激化。施工队一发出声响,狗狗们就集体狂吠不止,居民们正常生活受到严重干扰。 
 
二楼居民毛大伯曾与罗大伯交涉过养狗问题,但罗大伯的回应令人啼笑皆非:“我养狗会增加寿命的。”毛大伯只能戏谑道:“我想他要活到150岁。” 
 
尽管罗大伯表示自己每天投入300元购买狗粮,并放弃了每月万元的租金收入,但这种经济上的付出并未能换来邻居们的理解。 
 
03 多方介入寻求解决方案 
由于养狗问题,罗大伯经常与邻居发生争吵,民警已多次到现场调解。罗大伯承认邻居们对他养狗有意见,并表示正在寻找合适的安置场所。 
 
社区也已介入此事,社区书记表示,他们一直在积极帮助罗大伯寻找可以转移流浪狗的安置地,并在海宁找到了一处选址。 
 
但罗大伯认为海宁太远,自己已经联系了塘北一处地方,正在接洽中。 
 
杭州临平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塘栖中队刘队长表示,已责令罗大伯整改,最迟下个月中旬,如果状况仍未改善,执法局将联合相关部门共同解决问题。 
 
04 法律视角下的养狗扰民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七十五条,饲养动物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可处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湖南通程律师事务所刘琳律师建议,如果物业协调无果,受影响居民可以选择报警。 
 
此外,居民也可以向居委会举报,由居委会介入协调。 
 
在类似案例中,如果这些措施都无法解决问题,居民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狗主人停止侵害、排除妨碍。 
 
类似的情况在全国多地都有发生。上海曾有两邻居因犬吠扰民对簿公堂,一方声称犬吠导致其患上“通气过度综合症”而紧急送医。 
 
而在北京,66岁的李军用20年救助了400多只流浪狗,在郊区租下3亩地的院子,每月花费七八万元,不得不靠捡垃圾补贴狗狗的开销。 
 
法律专家指出,解决此类纠纷需要在爱心与公德之间寻找平衡点。 
 
罗大伯的流浪狗何去何从,下月中旬或许能见分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