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行业通过适当提高价格来“反内卷”,即多收三五毛,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盘活整行业,但这并非是唯一的解决方案,还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来实现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以下是具体分析:价格调整的积极影响 改善企业经营状况:长期以来,快递行业因产品同质化严重,陷入价格战,导致“增量不增收”。如2025年上半年,某快递公司在中国市场的单票收入为0.3美元,同比下滑13%。8月份以来,多地快递价格出现小幅上涨,浙江永康全公斤段上调0.3元/票、江苏东海平均涨0.4元/票,这有助于企业提高单票收入,缓解利润压力,让企业有更多资金投入到其他方面。 促进服务质量提升:此前快递行业低价竞争,一线工作人员只能通过增加单体派送量来维持基本收入,导致服务质量下降,客户投诉增加。价格上涨后,企业可以有更多资源用于保障快递员权益,提高其收入水平,从而减少暴力分拣、快递延误等问题,提升服务质量。 推动行业创新发展:价格理性回归后,企业可以腾出手来进行创新,如投资于智能分拣、无人配送等科技应用,进一步提升运营效率,摆脱单纯的价格竞争,向技术和服务竞争转型。 保障基层网点稳定:部分地区快递价格上涨,确保了网络的平稳运行和基层网点的稳定,避免了因过度价格竞争导致的基层网点生存困难问题,对整个行业的生态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价格调整面临的挑战 电商商家成本压力增加:对于一些薄利多销的电商商家来说,快递价格上涨会直接增加其成本。如广东的一些电商卖家,快递费用上涨后,利润几乎砍半,这可能会导致部分商家的经营困难,甚至影响到快递企业的业务量。 加盟制企业执行难度大:以“通达系”为代表的加盟制快递企业,经营上具有很强的分散性与自主性,即便总部统一通知区域调价,也不排除有加盟商和网点为了保住客户而变通执行,导致价格战从“明争”转向“暗斗”,使得价格调整的效果大打折扣。 区域协调困难:如果只有部分地区涨价,其他省份不涨,可能会导致商家将业务转移到未涨价地区,出现单量波动。如广东的快递网点负责人担心单量下跌,还可能面临不达标罚款等问题,这需要行业逐渐统一标准,加强区域间的协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