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日产 讴歌 福特 极氪 林肯 阿尔法 保时捷 奔腾 长城 东风 哈弗 Jeep 捷途 岚图 理想 兰博基尼 名爵 马自达 玛莎拉蒂 欧拉 奇瑞 smart 沙龙 坦克 特斯拉 蔚来 沃尔沃 小鹏 雪佛兰 高合 奥迪 丰田 本田 雷克萨斯 英菲尼迪 捷达 捷豹路虎 阿斯顿 马丁 罗密欧 标致 宾利 长安 法拉利 红旗 几何 凯迪拉克 领克 劳斯莱斯 路特斯 MINI 迈凯伦 哪吒 起亚 荣威 三菱 斯巴鲁 腾势 魏牌 五菱 现代 雪铁龙 宝骏 大众 宝马 比亚迪

一年三募累计超168亿港元 地平线资金“饥渴症”背后

[XinWen.Mobi 原创复制链接分享]
xinwen.mobi 发表于 2025-9-29 11:38: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地平线资金“饥渴症”深度解析:烧钱竞赛与生存焦虑下的激进融资2024年10月至2025年9月,地平线在港股市场上演了一场密集的融资大戏:IPO募资58.7亿港元、6月配售募资46.7亿港元、9月再启63.4亿港元配售,一年三募累计超168亿港元。这家中国智能驾驶芯片龙头企业的"资金饥渴症",折射出半导体行业高投入、长周期的产业特性,更暴露了企业在技术竞赛与市场竞争中的战略焦虑。## 融资狂欢背后的三重驱动力地平线的频繁融资绝非偶然,而是技术迭代压力、市场扩张需求与行业周期共振的必然结果。从资金用途看,其融资方向高度聚焦于战略突围:63.4亿港元的最新募资将主要投入四大领域,包括扩大海外市场业务、研发中高阶辅助驾驶解决方案、押注Robotaxi新兴赛道以及对上下游进行策略性投资。这种布局背后,是企业应对行业变革的深层考量。技术研发的无底洞构成了资金需求的核心。作为技术密集型企业,地平线长期维持着远超行业平均水平的研发投入。2024年公司研发开支高达31.56亿元,占总营收的比例达到惊人的132.4%,2025年上半年研发开支同比再增62%至23亿元。这种"烧钱"模式源于自动驾驶芯片领域的残酷竞争:为保持技术领先,地平线必须持续投入巨资进行制程升级与架构创新。其最新的J6系列芯片采用7nm工艺,旗舰产品J6P算力高达560TOPS,支持全场景高阶自动驾驶,而下一代芯片的研发成本只会更高。市场扩张的军备竞赛加剧了资金消耗。尽管地平线已在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前视一体机计算方案市场占据43.58%的份额,累计交付芯片突破770万颗,但面对华为、黑芝麻智能等对手的紧逼,公司不得不通过价格战与生态建设维持优势。为推动智驾功能向10-20万元主流车型普及,地平线主动将芯片毛利率从2021年的68.5%降至2024年上半年的41.7%。同时,为绑定车企资源,公司构建了庞大的合作伙伴生态,目前已深度绑定40多家车企,覆盖310多款车型,这种生态建设需要持续的资金投入进行联合研发与市场推广。Robotaxi赛道的豪赌成为资金需求的新变量。2025年9月,地平线与哈啰出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宣布联合开发Robotaxi,目标2026年实现前装车型量产,2027年部署超5万辆。这一激进计划需要巨额资金支持:从自动驾驶系统开发、测试验证到车队运营,每环节都耗资不菲。参考行业数据,Robotaxi单辆车的改装成本约为100万元,5万辆车队仅硬件投入就需500亿元,这还不包括持续的运营与维护费用。地平线试图通过先发优势占据这一万亿级市场,但高投入与长周期意味着必须有充足的资金储备支撑。## 盈利困境与现金流压力尽管融资规模惊人,但地平线的财务状况并未得到根本改善,持续亏损与现金流压力构成了其资金饥渴的直接诱因。2025年上半年财报显示,公司营收15.67亿元,同比增长67.6%,看似亮眼的增长背后,是亏损的进一步扩大——期内亏损从去年同期的50.98亿元扩大至52.33亿元,经调整经营亏损同比增长34.9%至11.11亿元。这种"增收不增利"的局面,反映出企业商业模式尚未成熟。从收入结构看,地平线对授权及服务业务的依赖度持续上升。2024年该业务收入16.47亿元,同比增长70.9%,占总收入比重从2023年的62%提升至69.1%。这种结构虽然带来了收入增长,但也意味着公司面临着"增收不增利"的困境——授权业务的高增长往往伴随着前期的巨额投入和较长的回收周期。更关键的是,芯片销售作为核心业务的盈利能力正在下降,价格战导致的毛利率下滑难以通过规模效应完全抵消。现金流层面,尽管截至2025年6月地平线IPO加上6月配售的未动用资金超80亿港元,加上最新募资后现金储备将超过200亿港元,但相对于其烧钱速度仍显不足。按照2025年上半年23亿元的研发投入和52亿元的亏损计算,公司年烧钱规模超过100亿元,现有资金储备仅能支撑两年左右的运营。这种资金消耗速度,迫使地平线不得不频繁融资以维持现金流平衡。值得注意的是,地平线的融资成本正在上升。最新一轮配售价格为每股9.99港元,较公告前一日收盘价折让5.75%,较过去10个交易日平均收盘价折让3.57%。这种折价配售意味着公司需要出让更多股权才能获得同等资金,反映出市场对其估值的谨慎态度。相较于2024年D轮融资后87.1亿美元的估值,当前股价对应的市值已出现明显缩水,这将进一步增加后续融资的难度。## 行业周期与竞争格局的双重挤压地平线的资金饥渴症,本质上是半导体行业周期与自动驾驶赛道竞争共同作用的结果。2024-2025年半导体行业呈现两极分化格局:台积电、美光等巨头逆势加码投资,而英特尔、三星则大幅削减开支,全球半导体资本支出增长主要由少数头部企业推动。在这种背景下,二线企业面临着更大的融资压力。行业融资环境的结构性变化对地平线构成挑战。2024年A股半导体企业IPO募资总额仅为99.67亿元,约为2023年的1/10,港交所成为半导体企业上市的主要选择。尽管证监会2025年出台政策支持未盈利科技型企业上市,但二级市场的谨慎情绪仍未完全缓解。地平线选择在港股频繁融资,既是应对A股上市收紧的无奈之举,也反映出其拓展海外投资者的战略意图。激烈的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了资金压力。在国际市场,英伟达凭借强大算力芯片占据高端市场,Mobileye的份额虽降至26.9%,但仍具备技术积累优势;在国内,华为推出ADS 3.0和"乾崑"品牌,凭借强大的生态整合能力快速崛起,黑芝麻智能等企业也在紧追不舍。为维持43.58%的市场份额,地平线不得不通过持续融资来支撑价格战与生态建设,形成"融资-扩张-再融资"的循环。更严峻的挑战来自产业链上下游的挤压。一方面,晶圆制造等上游环节的产能紧张推高了生产成本;另一方面,下游车企在智驾解决方案上拥有更多选择权,议价能力不断提升。为巩固合作关系,地平线需要对上下游进行策略性投资,这进一步增加了资金需求。2024年大众汽车集团投资约24亿欧元与地平线成立合资公司酷睿程,地平线在获得资金的同时,也面临着更大的业绩压力。## 股东结构与治理风险隐忧频繁融资不仅影响财务状况,还带来了股东结构与公司治理的潜在风险。上市后的股东架构中,创始人余凯持股13.30%但拥有53.92%的投票权,黄畅持股3.00%拥有12.16%的投票权,这种同股不同权结构确保了创始人控制权,但也可能引发中小股东的担忧。随着多次配售,机构股东的持股比例被持续稀释,上汽集团、五源资本、高瓴投资等核心股东的话语权可能受到影响。从股东构成看,地平线的投资者阵容堪称豪华,包括上汽集团、广汽资本、长城汽车等车企,以及五源资本、高瓴投资、红杉中国等知名机构。这种多元化的股东结构在带来资源支持的同时,也可能导致利益诉求的分歧。特别是车企股东既为投资者又为客户,如何平衡各方利益,避免利益冲突,将考验公司的治理能力。更值得关注的是估值与退出压力。D轮融资后地平线估值达87.1亿美元,但频繁融资可能导致估值倒挂风险。如果业绩未能达到预期,前期投资者的退出将面临困难,进而影响后续融资。2025年上半年33.8倍的超额认购虽然显示出市场对地平线的信心,但持续亏损状态下,这种信心能否维持仍是未知数。## 未来展望:破局之路何在?对于地平线而言,持续融资并非长久之计,必须在烧钱扩张与盈利平衡之间找到出路。短期来看,公司需要优化资金使用效率,将有限资源集中于核心技术突破,避免盲目扩张;中期而言,应加快商业化落地,提升芯片销售的盈利能力,降低对授权业务的依赖;长期来看,构建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实现现金流平衡,才是摆脱资金饥渴症的根本之道。行业层面,随着国家大基金三期的持续投入和并购政策的支持,半导体行业的整合趋势将进一步加剧。地平线可能面临两种发展路径:要么通过持续融资实现技术突破,成为全球智驾芯片领域的领军企业;要么在行业整合中成为被并购的对象。无论选择哪种路径,如何在资金消耗与价值创造之间找到平衡,将是地平线未来几年面临的最大挑战。地平线的资金饥渴症,是中国半导体企业在技术突围过程中的一个缩影。在全球化竞争与技术变革的浪潮中,只有那些能够高效利用资金、持续创造价值的企业,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真正实现从"资金依赖"到"技术引领"的跨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日产 讴歌 福特 极氪 林肯 阿尔法 保时捷 奔腾 长城 东风 哈弗 Jeep 捷途 岚图 理想 兰博基尼 名爵 马自达 玛莎拉蒂 欧拉 奇瑞 smart 沙龙 坦克 特斯拉 蔚来 沃尔沃 小鹏 雪佛兰 高合 奥迪 丰田 本田 雷克萨斯 英菲尼迪 捷达 捷豹路虎 阿斯顿·马丁 罗密欧 标致 宾利 长安 法拉利 红旗 几何 凯迪拉克 领克 劳斯莱斯 路特斯 MINI 迈凯伦 哪吒 起亚 荣威 三菱 斯巴鲁 腾势 魏牌 五菱 现代 雪铁龙 宝骏 大众 宝马 比亚迪

QQ|标签|爬虫xml|爬虫txt|新闻魔笔科技XinWen.MoBi - 海量语音新闻! ( 粤ICP备2024355322号-1|粤公网安备44090202001230号 )

GMT+8, 2025-11-2 06:46 , Processed in 0.115284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消息来源网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